close

12/30,入冬後最低溫,台北9度

這天早上瓜爺帶著妍妞及宸少陪我一起上教會做禮拜,下午回到家後妍小妞開始出現嗜睡、發燒的現象

但因為妍妞清醒的時候精神及活動力都不錯,我們就持續觀察

晚上我們回到婆家一起吃火鍋時,沒胃口的妍小妞體溫來到39.2度,口赤赤!!!

看醫生後確診為 腸病毒

 

接下來就開始我們家兵荒馬亂的時期了。。。。。。

 

12/30

1.下午開始想睡及發燒,溫度來到38.8度

 

2.晚上四肢痠痛,體溫來到39.2度。伴隨頭痛讓妍小妞哭了,沒胃口~不想吃東西,爸比帶妍妞去看醫生

 

3.妍妞喉嚨破了2個洞,醫生確認是腸病毒還說妍妞表現很勇敢,因為發高燒及喉嚨破洞會讓小朋友很不舒服

 妍妞卻乖乖看醫生不吵不鬧。乖小孩~媽咪秀秀 y06.gif  

 

4.開始戴口罩跟宸小少保持距離,但仍然住在一起尚未隔離。

 

 

12/31

1.妍妞凌晨起來喊喉嚨痛,趕緊弄蘆薈水給妍妞喝,妍妞說喝溫的會痛~要喝涼的

 

2.早上再喝一杯蘆薈水及奶昔,吃了一包藥跟喀了一盒布丁,胃口有變好一點,後來還吃了2小塊蛋餅

 

3.妍妞精神變好,頭搖大力一點就會頭痛!

 

 

1/1

1.妍妞睡醒會哭,因為喉嚨的破洞讓她很不舒服,也會拒喝任何要進入嘴巴的飲品,媽咪連哄帶騙的讓

 妍妞喝下肚,200cc的奶昔大概喝了快40分鐘 

 

2.開始不想吃東西,妍妞說連嘴巴都會痛痛。原來口腔也開始破洞了,媽咪看了好心疼 >"<

 

3.妍妞還是會接受冷的白粥及布丁,喝液狀的東西會很痛,會拒喝。這三天妍妞的奶昔跟蘆薈水都不間斷

 一天一定喝到3杯奶昔讓身體有營養可以對抗病毒,蘆薈水則是不定時喝

 

4.高燒來來去去,吃完藥就退燒;藥效一過又變成燒包子一枚。但精神及活動力都很好

 

5.晚上10點多,宸小少也發燒了,體溫來到39.8度...這小孩還是粉有精神 

 

<<攝於2013/1/1晚上,妍小妞在吃布丁>>

2013-01-01-22-15-46_deco 

 

 

1/2早上

1.凌晨3點多,瓜爺帶著40度的宸小少殺到台北馬偕急診,醫生說喉嚨有紅腫及水泡

 還要觀察是腸病毒或是扁桃腺發炎 

 

2.早上起床妍妞的嘴破疼痛來到最高峰時期,早上喝奶昔邊喝邊掉淚,媽咪很心疼但還是讓妍妞繼續喝

 因為我知道她現在的身體是多麼需要營養來對抗病毒,妍妞加油 

 

3.早上帶妍妞回診還有帶宸少去確認病症,醫生說宸小少喉嚨開始破洞,確定是腸病毒 

 買了醫生建議的克伏寧回家幫妍妞跟宸少噴喉嚨,三餐餐前都要噴,有消炎的效果。吃東西比較不會痛

 

<<攝於2013/1/2早上,妍妞喝香草巧克力特調奶昔>>

20130102_093036.jpg  

 

宸小少此時還沒嘴痛,喝的是香草草莓特調奶昔

20130102_092955.jpg

 

1/2下午

1.宸小少開始發燒,吃退燒藥後2個小時體溫還在39.6度,心跳速度灰熊快,1點到3點中間疑似肌抽躍三次

 立馬帶宸小少直殺台北馬偕檢查

 

<<攝於1/2下午2點多>>

20130102_130554.jpg

 

2.醫生幫宸小少做了血糖及血壓量測,因為如果是重症的小孩血糖及血壓會飆高許多,宸小少總共驗了

 一次血糖做了四次血壓及心跳量測,醫生說宸小少血糖及血壓很正常,但心跳真的比較快。一般沒發燒

 狀態的小孩心跳是120下以下,宸少當時37點多度心跳140~150下。

 醫生說宸小少看起來不像是重症狀況的心臟衰竭,所以有可能是身體發炎引起的心跳加快,醫生詢問

 我是否要住院觀察?跟瓜爺討論後問了醫生該注意的事項,決定先帶宸少回家觀察

 (我們是有跟醫生確認再三後才決定回家觀察,還是建議有需要了解的父母一定要請教醫生哦!)

 

3.妍妞跟宸少正式隔離,妍妞住在婆婆家由婆婆、大姑及小叔照顧;媽咪顧宸小少。宸小少晚上吐了2回

 半夜哭醒2次討了一次奶昔喝。

 

 

1/3,妍妞腸病毒第五天、宸少腸病毒第三天

今天兩位小人兒開始不太嘴痛,活蹦亂跳的精神好的不得了!重點~也不再持續發燒囉,媽媽我好感動 

 

<<攝於1/3早上,宸小少自己掰饅頭吃耶!我要掉淚了,他肯吃了耶!!!(灑花)>>

20130103_113415.jpg

 

20130103_113420.jpg

 

看電視可以轉移他們對疼痛感的注意力,所以這幾天電視解禁,讓他們愛看就看

20130103_113447.jpg  

 

布丁也是讓他們想吃就吃,吃的下都是最好的!這幾天他們的食物連奶昔都必須是冰涼涼的才不會讓傷口更痛

20130103_101429.jpg

 

在網路上咕狗了許多腸病毒的文章,一邊也接到許多朋友關心的電話

知道 全面消毒是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事!

謝謝榮蕙跟我分享的稀釋比例 (2000cc的水加上餵藥小杯裝20cc漂白水)

瓜爺昨晚努力的把客廳沙發全擦過一遍,寢具及碗盤也全拿去用熱水煮過一輪,連iPad2都被抓去消毒 XD

 

健康真的是無價呀。。。看到小孩不舒服真的讓我們很心疼 

但腸病毒又是考驗著小朋友的自癒能力實在也不是吃什麼藥就會快快痊癒的病

此時真的非常感謝我們有營養奶昔在平常就照顧著我們

妍妞跟宸少的身體有營養奶昔打底才可以讓他們在高燒時不至於陷入昏沈狀態

也因為有足夠的營養保護細胞,所以對抗病毒時身體的復原能力真的就是快上許多耶!

這次妍妞跟宸少可以康復的那麼快,瓜爺跟我都很感恩。營養的力量著實強大~強大丫 (無限迴音)

 

謝謝你平常給妍妞跟宸少滿滿的營養啦,我們好愛你~~~

389720_4665209560254_553313509_n  

 

這裡轉貼認識腸病毒的訊息提供給大家參考,也希望大家的寶貝們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哦 

 

897d1b8f996b1712f731dbf054a033c9.gif   

 

腸病毒的症狀及傳染途徑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

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

30型依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一共有六十幾種病毒。

此種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

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病例出現,但仍以夏季為主要流行季節。

 

腸病毒是經由接觸、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

食物而傳染,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由於清洗不易,

更容易帶有大量病毒而傳染給其他幼兒。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

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

 

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

它們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較容易發生傳染。

感染病毒後大約二至十天以後才會出現症狀,但是大多數感染者,

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

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七至十天。

極少數個案,特別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麻痺等併發症。

 

因為腸病毒的種類有六十幾種,每次引發流行的腸病毒可能病毒類型都不一樣,

但可以確定的是腸病毒71型,大部份都會有手足口病,

手腳會有疹子,若病患為五歲以下幼童,應該要提高醒覺,特別是出現不尋常的嗜睡、

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與持續嘔吐等,都必須馬上就醫。

 

一般來說,腸病毒發病後七天內是重症發生的危險期,家長應該要特別注意,

李醫師建議家長應該讓得到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多喝水多休息,

因為小朋友常因口腔的水泡及潰瘍疼痛導致不願意吃東西及喝水,

久了會造成脫水的現象,而幾個月大的嬰兒,更是有可能因長期的脫水

而造成休克的情況;而多休息是指儘量不要運動,老一輩的人總認為感冒了要多運動

多流汗才會好得快,但李醫師說這是錯誤的概念,過去有動物實驗證明,

感染了腸病毒後再劇烈運動,不但不會痊癒反而會提高重症的發生率,根據推測,

應該是運動促進腸病毒擴散而容易造成併發症的發生,

因此,讓小朋友多喝水多休息,是家長在照護時特別要注意的。

 

如何避免腸病毒感染

目前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勤於正確洗手、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腸病毒的基本方法。

 

1. 時時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正確洗手。正確的洗手方法如下:

A. 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B. 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C. 兩手心互相磨擦

D. 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

E. 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F. 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G. 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H. 用乾淨的紙巾或烘手機將手烘乾

2. 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跟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3. 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4. 罹病之學童,宜請假暫勿上課,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同時也可避免傳染其他學童。

5. 增強個人之免疫力,請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運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安妮塔 的頭像
    安妮塔

    六寶的甜蜜快樂生活

    安妮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